乐依之家 > 历史军事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第五百二十七章 清华开学

第五百二十七章 清华开学(2 / 3)

算不错。

从晚清开始,沿途就有好几处步军统领衙门安

置的维护点,里面有清道夫。李谕在路上时不时看到他们在道上洒黄土,然后一勺一勺泼清水。

李谕的车走的是两旁铺石的路,也能走套马大车。

此时已经到了春天,路两旁的官柳枝繁叶盛,如果傍晚在这条路上行走,绝对是上夕阳古道,情景幽绝。

清华首任校长唐国安与之后的第二任校长周诒春共同在门口迎接李谕。

周诒春刚刚留学归国,唐国安非常器重他,点名让他做了教务长。

“国禄唐国安字兄,诒春,别来无恙。”李谕下车后与他们打了招呼。

唐国安说:“疏才兄弟,你可是个大香饽饽,我听说你在上海创建了一所大学,又被严复叫去北京大学代课,我都怕你不再回清华学校。”

“怎么可能!”李谕笑道,“反而国禄兄本可于参议院中谋得高位,却仍然留在学校中,令人钦佩。”

辛亥之后,以前一同在清华学校的周自齐、颜惠庆、范源濂等人都当上了新内阁的高官,只剩下唐国安。

本来唐国安也能在国会中有显赫官职,毕竟他学历没得说,背景也深得很,与内阁总理唐绍仪既是同乡又是同学,还是同宗同辈的叔伯兄弟。

唐国安说:“疏才不爱仕途,我也一样,还是在清华更顺心。”

几人向校园中走去,李谕随口问道:“有多少学生回来了?”

唐国安说:“还不错,回来了360人。”

差不多都回来了,毕竟清华的条件放眼全国都是数得着的好。

而且目前念清华的学生不像京师大学堂一样存在不少混日子的,大都有明确目标。况且他们头上顶着“赔款学校”“国耻学校”“中国战败纪念碑”之类的帽子,心中存在强烈的爱国心。

李谕又问了个关键问题:“经费问题怎么样?”

唐国安叹了口气说:“学校停课半年,就是因为辛亥时被扣发了经费。如今袁大总统依旧克扣,我不得不向华俄道胜银行借了20万两,心想以前扣发的庚款还有今年的庚款到位后就可以还上,不过袁大总统根本不批。现在华俄道胜银行的经理动不动就给我发电报催促还款。”

所以说老美还是不够懂中国,他们虽然制定了很多政策保证庚款必须用作教育,不过袁世凯是什么人?他连国会都不放在眼里,会按规矩办事?

即便财政部部长周自齐是清华创校元老,也没得办法。

李谕皱眉道:“经费是个大麻烦,我可以先帮你稳住华俄道胜银行,然后再共同找袁大总统说明此事。国禄兄只管好校务就是。”

历史上,唐国安一年后就病逝了,用他自己的话说,所有的精力一半用在了校务上,另一半全在经费上。

唐国安道:“休息半年,我倒是对学校的发展有了更加完整的规划。我已从教育部蔡部长那儿获得准许,把学务处、学校、驻美监督处三个部门合为一个,所有事务都归由学校管理,这样外务部以及美国方面就无法插手,咱们自己可以做决定。”

李谕道:“这样最好,不管外务部还是美国人,都不可能比身在学校的管理层更懂学校。”

唐国安又说:“我还准备把过往中等科5年、高等科3年的五三制改回中等科4年、高等科4年的四四制,并充实教学内容,以提升学生留美后的适应能力。其中理工课程的详细安排,还要疏才兄弟多多帮忙。”

李谕道:“在所不辞。”

目前的清华,确实称不上“大学”,叫做清华学校很合适。

但清华的学业压力相当大,八年学制也是全国最长的,按照清华校章,学生经过四年学习之后,中等科毕业能达到美国高中一、二年级水平,高等科毕业能达到美国大学一、二年级水平,相当于美国的初级大学。

然后学生赴美,可以直接上大学三、四年级,缩短上大学的期限,为早日进入研究院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创造条件。

总之唐国安的这些措施很切合清华情况。

说话间,唐国安不时捂一下胸口,咳嗽两下,身体已经开始有重病征兆。

李谕深感痛惜,知道他患有心脏病,不过这时压根没什么好的治疗方案。

周诒春说:“校长,学生集齐了,可以举行开学典礼。”

唐国安振奋起精神:“疏才兄弟,一起去吧。”

也算不上开学典礼,因为学生们去年便上了半年课,只是因为辛亥革命的缘故放了半年假。

可不管怎么说,新朝新气象,就当重新开学一次。

唐国安首先上台讲了几句,就让李谕上去,谁叫他是科学界的龙头大哥,清华又是所典型的理工类学校。

李谕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帮着清华创建,还有监督的头衔,是清华的老熟人,学生们对他不陌生,甚至很

最新小说: 大韩之忠心靠山王 我能看见文物的故事 再世潘金莲 大秦九皇子:冷艳女将军总想和离 万历新明 屯兵百万,女帝带娃找上门 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 坑王小传 风起大兴 春天的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