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依之家 > 历史军事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第四百五十三章 签售

第四百五十三章 签售(2 / 3)

李谕说:“如果主教真的想传教,我倒是有个好主意。”

杰森说:“请院士教给本人。”

李谕说:“刚才说了一大堆,你应该听明白了,中国人主打的就是一个务实。如果教会可以在唐人街多行善事,比如定期做慈善活动、开办医院、学校,让当地政府提升华人待遇等等,中国人讲究拿人手短,到时候肯定到教堂给个面……哦,去做个祈祷!”

“真有用?”杰森问道。

李谕说:“不信你就问问从中国回来的那些主教,只要是礼拜六的祈祷有免费花生发放,会不会引来一大批人。”

杰森主教说:“他们有说过,但最终入教的人占比并不多。”

“那是在中国,”李谕继续忽悠,“你刚才不也说了,唐人街很多人已经传承到了第二代,在贵方强大的文化背景下,多少有那么一些改变,所以转化率会高一些。”

杰森说:“好的,我会试一下。”

李谕笑道:“肯定能成功!”

李谕现在已经成了罗马教廷的座上宾,说的话在教会圈也算有了点影响力,杰森主教心中还是相信他的。

教会有的是钱,做点善事没什么不妥。

而且传教士大都非常执着,为了传教事业不惜一切代价。

华人那么多,分出一点信教无可避免更是人之常情,不如趁机要点好处,最少从每周解决一顿饭开始。

到达纽黑文后,李谕和梁诚下了车。

梁诚早就憋不住,笑道:“疏才兄弟口若悬河,三言两语就解决了我们大使馆都很头痛的问题,简直是再世张仪。”

李谕也笑道:“如今流行用‘重生’这个词。”

梁诚竖起大拇指:“重生之张仪!”

很快,两人来到耶鲁大学。

雅礼会在耶鲁大学影响力还不算小,有专门的一栋楼。

李谕与梁诚首先去进行了遗体告别仪式,献上了鲜花。

虽然美国人重视在中国办教育,是有着自己的私心的,但中国这时候的确需要外资进入投资教育,博弈论上,目前是双赢状态,都可以接受。

清末民初的很多进步人士,包括鲁迅在内,已经看出来,一味地敌视排外或者一味地崇洋媚外都很危险。

听闻两人到来后,耶鲁大学的校长哈德利也赶来迎接两人。

哈德利校长多少有点眼红哈佛大学天文台请去李谕然后做出众多大发现一事。

作为伯仲之间的两所大学,这两年甚至有点被哈佛压下一点风头的感觉。

不过李谕这次不能在美国停留时间太久,所以拒绝了哈德利校长让他开设讲座的请求。

——李谕已经欠下好多讲座了,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都有不少。

除非学会影分身之术,不然绝对忙不过来。

但李谕却同意在国内多多拜会长沙的雅礼大学。

在耶鲁大学,李谕遇见了一个中国留学生——颜福庆。

目前他正在耶鲁大学攻读医学博士,将会成为该校第一位亚洲裔的医学博士。

未来颜福庆是湘雅系重要的先驱之一,他创办了长沙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湖南医科大学前身),并任第一任校长。

颜福庆见到李谕后非常激动:“本人早就极为崇拜李谕院士!”

李谕同他亲切握手了握手,说道:“在国外求学辛苦了。”

“再过几年,我就会学成归国。”颜福庆说。

李谕说:“博士毕业也不容易。”

颜福庆说:“西方人的医学专业学起来并不复杂,我已经想好用什么课题毕业。”

颜福庆并没有说大话,这时候的西医,实话说真的不咋强,更远不如李谕穿越前那么复杂。

西医是典型的科学医学,完全根植于科学发展水平,但如今还没有到相关领域大爆发的时候。

所以目前成为一个合格的西医要比中医容易许多。如果没有个一二十年的临床经验,都做不了中医。

李谕说:“回国后可就忙了,不仅要当一名医生,很可能还要做医学教育。”

颜福庆自信满满:“我就是很想把这套体系带回去,一名优秀的医生身份应该是双重的,既要是大学中的讲师,同时还应该是医院的医师。这样才能做到与时俱进并且言传身教,一代代培养人才。”

李谕赞道:“说得很好,将来回到国内,我一定会去看你。”

颜福庆说:“人吃五谷杂粮,难免生病,如果先生身体有恙,不管我在哪里,能帮上忙的话,天南海北我也会去救治。”

李谕笑道:“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不过我还是希望用不到。”

颜福庆也笑道:“如果再也不见,当然胜过一切。”

——

从耶鲁

最新小说: 坑王小传 大韩之忠心靠山王 春天的抵抗 屯兵百万,女帝带娃找上门 再世潘金莲 大秦九皇子:冷艳女将军总想和离 风起大兴 我能看见文物的故事 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 万历新明